活塞式空压机是通过活塞往复运动压缩空气的容积式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压力范围广(0.7-30MPa)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工业场景。其核心结构围绕“压缩-传动-辅助”三大系统设计,类型划分则基于结构形式与工作特性。
一、核心结构组成
1.动力传动系统
电机/内燃机:提供动力源,小型机型多配三相异步电机(功率0.75-75kW),移动场景(如矿山)常用柴油机驱动。
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往复运动,由曲轴、连杆、活塞销组成。曲轴通过轴承支撑,连杆大头连接曲轴,小头通过活塞销与活塞铰接,传动效率约85%-90%。
飞轮:储存动能以平衡活塞惯性力,减少转速波动(转速波动量≤5%),确保运行平稳。
2.压缩系统
气缸:压缩空气的核心腔室,材质多为灰铸铁(HT250),内壁经珩磨处理(粗糙度Ra≤0.8μm)以减少磨损。单缸容积通常为0.5-5L,根据压力需求设计缸径(50-300mm)。
活塞与活塞环:活塞为铝合金或铸铁材质,通过活塞环(气环、油环)实现密封与刮油。气环防止压缩空气泄漏(泄漏率≤3%),油环将气缸壁多余润滑油刮回曲轴箱。
进排气阀:采用簧片阀或蘑菇阀,由阀片、弹簧组成,靠压力差自动启闭。进气阀开启时吸入空气,排气阀开启时排出压缩空气,阀片寿命可达100万次以上。
3.辅助系统
冷却系统:分风冷(散热片+风扇)和水冷(水套+散热器)。风冷适用于小型机(功率≤15kW),水冷用于大功率机型(≥22kW),确保排气温度≤160℃(避免润滑油劣化)。
润滑系统:飞溅润滑(小型机,曲轴甩油润滑)或压力润滑(大型机,油泵强制供油),润滑油黏度多为46#压缩机油,需定期更换(2000-4000小时)。
控制系统:含压力开关(设定加载/卸载压力,如0.6-0.8MPa)、安全阀(超压保护,起跳压力为额定压力1.1倍)、压力表等,部分机型配PLC实现自动控制。
二、主要类型划分
1.按气缸排列方式
立式:气缸垂直布置(中心线与地面垂直),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如小型移动式空压机),但重心高,振动较大。
卧式:气缸水平布置,分为单列(单缸/双缸)和双列(多缸对称布置),运行平稳性优于立式,适用于固定式大型机(功率≥55kW)。
角度式:气缸呈V型(60°-90°)、W型或L型排列,多缸均衡分布,曲轴受力均匀,振动小(振幅≤0.1mm),常见于中高压机型(压力≥10MPa)。
2.按压缩级数
单级压缩:一次压缩至目标压力(≤0.7MPa),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绝热效率约70%),适用于低压场景(如气动工具)。
双级压缩:空气经低压缸(0.2-0.3MPa)压缩后,经中间冷却器降温,再进入高压缸压缩至0.8-1.6MPa,比功率较单级低10%-15%,适合中压需求(如小型气动生产线)。
多级压缩:三级及以上压缩,压力可达10MPa以上,用于高压领域(如潜水作业、天然气增压),需多级冷却与油水分离。
3.按冷却方式
风冷式:气缸外壁铸有散热片,风扇强制通风冷却,重量轻(比水冷轻20%),适合移动场合(如汽修、野外作业),但环境温度超40℃时冷却效率下降。
水冷式:气缸与缸盖设水套,循环水带走热量,冷却效果稳定(出水温度≤45℃),用于固定机组(如工厂空压站),需配套水源或冷却塔。
4.按用途与移动性
固定式:安装于基础上,功率较大(≥30kW),多为水冷双级机型,用于工厂连续供气(如纺织、食品加工)。
移动式:配轮胎或拖车,功率0.75-30kW,风冷单级为主,用于矿山、建筑等流动作业,部分带柴油机动力(续航≥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