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9218862
空压机|技术文章>空压机跳机(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空压机跳机(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2025-07-07


空压机跳机(突然停机)是设备自我保护的极端响应,通常由超压、超温、过载等关键参数超限触发,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单次停机平均损失2-5万元)。以下从电气故障、机械异常、控制失效、环境因素四维度解析核心原因及处理策略,结合GB/T3853压缩机验收标准规范排查流程。

一、电气系统故障:过载与电源异常(占比35%)

(一)电机过载保护触发

1.核心原因

轴承磨损:润滑不足或粉尘侵入(ISO4406污染等级>18/16/13)导致轴承游隙增大(超过0.1mm),运行电流超额定值15%(如55kW电机电流>115A)。

转子扫膛:螺杆主机阴阳转子间隙超设计值(0.12mm→0.2mm),啮合阻力增加30%,电机负载突增触发热继电器(1.1倍额定电流时15秒内动作)。

2.处理步骤

停机检测:用振动仪测量轴承座振动值(>11mm/s时轴承失效风险),拆解后用千分表检测转子径向跳动(>0.05mm需研磨修复)。

润滑系统排查:检查油位(低于视镜1/3需补油)、油质(酸值>2.0mgKOH/g时更换合成油),清洗回油过滤器(10μm精度,压差>0.05MPa时更换)。

(二)电源与控制回路问题

1.故障表现

三相缺相:接触器触点烧蚀(烧蚀面积>20%)导致单相运行,电机转速下降20%,电流超额定值50%(如380V系统缺相时电压差>30V)。

电压波动:电网电压<342V(380V±10%下限)或>418V,电机转矩下降10%-20%,变频器过压/欠压保护动作(响应时间<0.1秒)。

2.解决措施

电源检测:用万用表测量三相电压平衡度(差值<19V),更换烧蚀接触器(触点接触电阻>50mΩ时必须更换)。

加装保护:配置稳压器(稳压精度±5%)或在控制回路单独使用24VDC电源模块(纹波<50mV),避免主电源干扰。

二、机械系统异常:超温与卡滞(占比30%)

(一)排气温度过高(>100℃)

1.核心诱因

冷却失效:

风冷型:风扇皮带松弛(张力<200N)导致转速下降30%,散热效率降低40%;散热片积灰(厚度>2mm时热阻增加50%)。

水冷型:冷却水管结垢(垢厚>1mm时传热系数下降30%),水压<0.2MPa(流量计显示<5m³/h)。

润滑不良:油过滤器堵塞(压差>0.1MPa)导致供油不足(油压<0.3MPa),转子润滑膜破裂(油膜厚度<5μm时金属直接接触)。

2.处理方案

冷却系统维护:

风冷机:调整皮带张力至250-300N,用压缩空气(0.6MPa)吹扫散热片(耗时30分钟,至透光率>90%)。

水冷机:化学清洗(5%柠檬酸溶液,pH=4-5),水压测试(0.6MPa保压30分钟无泄漏)。

润滑系统修复:更换油滤器(扭矩50N・m),检测润滑油黏度(40℃时46号油黏度需41.4-50.6mm²/s)。

(二)主机或阀门卡滞

1.卡滞原因

进气阀积碳:油温>100℃时润滑油碳化,阀芯导轨被胶状物黏连(动作阻力>50N,正常<10N)。

螺杆转子抱死:油分芯失效导致大量油泥进入主机(颗粒>5μm时磨损速率增加4倍),转子间隙被堵塞。

2.解决步骤

进气阀拆解:用10%苛性钠溶液(50℃)浸泡阀芯2小时,超声波清洗15分钟(频率40kHz),更换老化密封胶圈(硬度>85邵氏A时更换氟橡胶材质)。

主机检修:打开检修孔检查转子表面(粗糙度Ra>1.6μm时研磨抛光),必要时返厂大修(间隙恢复至0.08-0.12mm)。

三、控制系统失效:传感器与逻辑错误(占比20%)

(一)保护传感器故障

1.信号异常

压力传感器漂移:输出信号偏差>±5%(如0.8MPa系统显示0.85MPa),导致超压保护误触发(安全阀整定压力1.1倍工作压力)。

温度传感器短路:PT100电阻值<90Ω(对应温度>120℃),PLC误判超温停机(正常范围70-95℃)。

2.校准方法

压力传感器:用0.25级标准压力表校准,5点法测试(0、25%、50%、75%、100%量程),误差>±0.5%FS时更换。

温度传感器:放入恒温水浴箱(50℃、80℃、100℃),对比显示值与实际值(偏差>2℃时更换)。

(二)PLC逻辑错误

1.参数设置问题

压力上下限反置:加载压力>卸载压力(如设置加载0.75MPa、卸载0.7MPa),导致机组无法正常卸载,持续过载。

保护延时不足:超温停机延时<10秒(正常应设20-30秒过滤瞬时波动),因振动导致传感器信号跳变触发误动作。

2.排查步骤

恢复出厂设置:备份数据后重置PLC程序,重新输入压力参数(加载=额定压力-0.05MPa,卸载=额定压力+0.1MPa)。

增加滤波算法:在程序中加入信号滤波模块(时间常数5秒),避免高频噪声干扰(如振动导致的压力信号波动>0.02MPa)。

四、环境与维护因素:污染与管理缺失(占比15%)

(一)恶劣环境影响

1.关键因素

粉尘浓度>50mg/m³:空气滤芯压差>1bar未更换,粉尘进入主机导致轴承磨损(ISO1940G6.3级振动值>11mm/s)。

环境温度>40℃:散热效率下降20%,油温每升高10℃,润滑油寿命减半(合成油超110℃时寿命<4000小时)。

2.改善措施

加装预过滤:在进气口安装25μm初级过滤器,将粉尘浓度降至<5mg/m³,延长主滤芯寿命30%。

加强通风:增加机房排风扇(风量≥3倍空压机散热功率),维持环境温度<35℃(每升高1℃,能效下降0.5%)。

(二)维护不足

1.典型问题

安全阀未校验:弹簧疲劳导致整定压力漂移(超1.1倍工作压力不动作),压力持续升高触发机械联锁停机。

油位长期过低:低于视镜1/3时油泵吸空,轴承润滑中断(缺油时间>10秒即发生干磨)。

2.预防措施

建立维护台账:记录安全阀校验时间(每年一次,出具CNAS报告)、滤芯更换周期(按压差>0.1MPa或2000小时)。

智能监测:安装油位传感器(精度±5%),低油位时提前预警(剩余油量<15%时报警)。

五、系统性排查流程与预防策略

(一)故障排查四步法

数据复现:调取历史数据(如跳机前10分钟压力、温度、电流曲线),定位超限参数(如温度骤升15℃/分钟)。

分级检测:

一级检测:目视检查油位、滤芯压差、电源指示灯(5分钟内完成)。

二级检测:使用万用表、振动仪检测电气参数与机械状态(30分钟内完成)。

三级检测:拆解核心部件(进气阀、主机),检测磨损与污染程度(需停机4小时)。

备件替换:对疑似故障的传感器、电磁阀采用“替换法”测试(1小时内验证)。

空载试运行:修复后空载运行30分钟,监测振动(<6.3mm/s)、温升(<5℃/分钟)无异常后加载。

(二)预防性维护重点

传感器校准,每年,压力/温度传感器5点法校准,全量程误差<±0.5%FS;

润滑油检测,每季度,检测黏度、酸值、水分(卡尔费休法),水分<0.1%,酸值<1.0mgKOH/g;

电气接点紧固,每月,用扭矩扳手检查端子(M4螺栓6N・m),接触电阻<50mΩ;

安全阀校验,每年,压力校验台测试开启/回座压力回座压差<10%整定压力

服务区域:东莞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门肇庆湛江梅州汕尾河源清远韶关揭阳阳江潮州云浮